服務熱線
15951931910
婚禮市場的變革正在持續深化,年輕人用 “婚禮可以簡單,但愛要足夠隆重” 的態度,重新定義這場人生重要儀式。這種態度催生出兩大核心趨勢:
第一個關鍵詞:速成式、另類婚禮
傳統的接親、迎賓、儀式、敬酒等模板化環節,被年輕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。總體呈現幾個版本:
1.一分鐘速成婚禮。
“今天沒節目表演,大家舉杯祝我新婚快樂!”這是成都一對95后新人的婚宴,沒有復雜的婚禮儀式和舞臺布置,只有穿著傳統婚服的新娘的60秒致辭。
在這樣的婚禮模式下,婚禮產業鏈上的婚慶、司儀先后退場,似乎也在預示著極簡婚禮行業的興起。
2.寵物“證婚人”的登場。
在年輕群體的婚禮上,證婚人權杖從德高望重的長輩轉移到喵/汪星人爪中。最常見的方式如婚書上印上寵物的爪印。
在寵物當”征婚人“這件事上,00后和單身人士的接受度最高。Just So Soul研究院調研顯示,18—22歲的年輕人中,30.10%愿意讓寵物當“證婚人”。單身人士對寵物參與婚禮的接受度最高,24.39%的單身者愿意讓寵物當“證婚人”。
3.非遺與婚禮的創新結合。
湘繡融入婚服、古琴奏響婚禮現場……無論是傳統非遺婚俗的延續傳承,抑或將非遺以創新方式融入婚禮。這些方式看似復雜,卻受到00后的廣泛支持。
在Just So Soul研究院調研中,00群體中有68.17%的人支持非遺與婚禮結合的創新。此外,還有不少調研者獨樹一幟地選擇了“暗黑系婚禮(黑色婚紗/哥特風)”。
面對這場“去模板化”浪潮,傳統婚慶公司也在快速更新迭代,更新策劃師技能,重構道具庫。例如,部分企業已經積極調整策略,推出“輕量化套餐”,如“3小時快剪儀式+自助餐”,價格壓至1萬元以內,滿足年輕人對簡約婚禮的需求。
第二個關鍵詞:前置儀式感
與婚禮儀式的極簡相反,當下年輕人在求婚、領證、婚紗照這些正式婚禮前的步驟中極盡儀式感。
在昆明工作的99年男生俊博在和戀愛對象求婚時,選擇連夜驅車10小時前往梅里雪山,只為在清晨日照金山時完成人生儀式。
更廣泛的例證,是朋友圈統一的“領證照”。幾乎每一個官宣領證的年輕人,都會配上九張不同角度的精致領證照。單小紅書平臺上,“領證穿搭”就有22萬條筆記。當前,記錄儀式感瞬間的影美市場,正在因消費需求的變化催生一些新業態。
1.定制化旅拍需求增長。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24年,2500多萬人次的消費需求,撐起了中國旅拍接近400億元的新賽道。
隨著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軍,高品質、定制化的旅拍服務逐漸成為市場新寵,無人機拍攝、VR/AR等新技術在旅拍中的應用將成為旅拍市場新的增長點。
2.婚前影像融入民族妝造。
社交平臺上,婚前影像的搜索量和內容量增長顯著。這一增長背后,民族服飾妝造成為關鍵驅動因素。
譬如“藏族服飾”,其獨特的形制、鮮明的色彩以及蘊含的宗教人文精神深受新人青睞。“戰國袍”同樣火爆,這種帶有濃厚歷史韻味的服飾,成為眾多新人打造專屬浪漫記憶的新寵。
3.單身女性婚紗寫真市場。
婚紗攝影市場呈現出細分化、個性化、定制化的趨勢,單人婚紗照作為一個細分領域,正逐漸受到更多單身女性的關注和喜愛,未來市場有望繼續擴大。
當“國家紅包” 遇上 “反套路” 新人,當傳統婚慶撞上 “去模板化” 浪潮,這場關于婚姻的 “雙向奔赴”,正上演著最鮮活的時代寓言。
“婚禮可以簡單,但愛要足夠隆重。” 這屆年輕人,終究在用自己的方式,重新定義人生最重要的儀式。
[ 原創聲明: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;來源:吳曉波頻道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 ]
關注微信公眾號:結婚產業觀察(wionews),每日推送,干貨互動精彩多